质量品牌提升“十三五”规划提出探索质量制度创新完善惩罚性赔偿大幅提高质量违法失信成本
质量品牌提升“十三五”规划提出探索质量制度创新完善惩罚性赔偿大幅提高质量违法失信成本
2016-12-27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作者:admin法制网记者 余瀛波
为贯彻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升供给质量”的相关部署,质检总局近日印发了《质量品牌提升“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着眼于提升供给质量,建设质量强国,充分发挥质量管理、品牌建设、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督执法、出入境检验检疫等职能作用,统筹布局、综合施策,是全国质检系统“十三五”时期推动质量品牌提升的行动纲领。
就《规划》有关内容,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今天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请问《规划》如何细化落实这些部署?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品牌工作,明确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突出强调推动“三个转变”,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升供给质量”,要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品牌建设”、“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把质量发展和品牌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规划》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品牌工作的部署要求,着眼于提升供给质量、建设质量强国,提出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从树立优质发展理念、创新质量宏观管理、完善质量统计体系、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质量法治体系等方面着手,健全质量治理与促进体系,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质量提升。聚焦当前质量品牌建设中存在的痛点与不足,实施消费品、进出口商品、电子商务产品、进出口农产品、进出口食品、装备制造业、服务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等9个领域的质量提升行动。
三是培育质量品牌优势。从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开展品牌培育、质量标杆遴选等试点示范活动各方面,引导企业加强自身质量品牌建设。实施质量奖励制度,利用中国质量奖、各地政府质量奖的激励措施和创新引导政策,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自主品牌宣传展示,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
问:《规划》实施后,将对消费者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供给,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立足于增强消费者的质量获得感,设置了明确的目标。首先,《规划》提出到2020年,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具体到数据来看,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要达到84.5,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要稳定在92%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要达到94.8%,重点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8。而在2015年,这4个指标分别是83.5、91.1%、92.9%和75。
其次,《规划》的实施将使消费者在国内享受到更多优质优价的商品和服务。根据《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将着力提高国内消费品供给质量,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让国内百姓分享到更多的“质量红利”。
第三,《规划》提出一系列措施,完善消费维权机制。“十三五”时期,将进一步健全质量投诉处理机构,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积极推进质量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引导企业、行业协会、保险以及评估机构加强合作,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同时,建立健全社会质量监督员和产品侵权责任制度,支持和鼓励消费者依法开展质量维权活动,保障质量安全事故受害者得到合理、及时的补偿。
问: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是质量品牌提升工作的主体,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作用,《规划》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质量品牌提升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要在制度上给企业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引导和激励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规划》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了部署。
一是实施质量简政放权。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继续清理、取消和下放生产许可和质量准入等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严格规范中介服务收费,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最大限度取消审批项目,最大限度优化审批流程,为企业质量品牌发展营造更加公平、更加规范、更加宽松的环境。发挥地方质检部门贴近基层的优势,把由地方实施更有效的审批事项,最大限度下放到地方。
二是探索质量制度创新。全面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积极鼓励开展行业试点,发挥行业组织的催化作用,提高企业改进质量的内生动力和外在压力。建立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质量违法和失信成本。加大对中小企业质量品牌提升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创业、创新、创优”。
三是实施质量奖励制度。不断完善中国质量奖评选机制,提升中国质量奖的规模和影响力,把中国质量奖打造成代表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名片。建立和完善相关行业质量的评价体系,逐步扩大中国质量奖评选范围,推动全社会重视和追求质量。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开展质量奖表彰,树立质量发展标杆,总结标杆经验,强化标杆引领作用。完善各地政府质量奖配套激励措施,引导地方政府在采购、招投标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加强部门协同,创新引导政策,以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工具推动质量提升。
四是推进质量技术基础服务示范工程建设。推动建设一批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技术基础“一站式”服务示范点,搭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服务平台,综合运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为企业和各类科技园、孵化器、创客空间等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技术支持。
法制网北京12月27日讯